奔跑吧,少年! 市一中江北分校成功举办高一生涯规划与学法指导第一课
发布时间: 2025/8/28 18:30:00 来源: 教科研室 作者:缪雅玲
市一中江北分校成功举办高一生涯规划与学法指导第一课
新学期伊始,为帮助高一新生更顺利地实现从初中到高中的关键过渡、适应高中生活、明确未来方向、树立长远的学习目标与生涯意识,8月28日,市一中江北分校精心组织了一场高一生涯规划与学法指导第一课。本次讲座由学校教科研室副主任许剑和教科研室副主任、高考指导中心主任缪雅玲主讲,现场气氛热烈,内容扎实,为同学们的高中三年马拉松指明了起跑的方向。
许剑老师的讲座《让我们一起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聚焦于弱势学科提升与时间管理,尤其针对数学学科进行了深入剖析。他从本届中考数据入手,指出数学学科“跛腿”现象严重,强调改变学习习惯才是逆袭的关键。许老师指出,90%的学生学不好数学,不是因为“没有天赋”,而是陷入了被动学习、公式化思维、不复盘等误区。他提出三大转变路径:从“被动解题”到“主动思考”,重视基础搭建,以及系统进行错题复盘。
针对数学提升,许老师分享了四大实用方法: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结构,形成体系化认知;建立分类错题档案,精准补漏;学会“翻译”数学题目,抓住关键词、借助图像理解; 坚持复盘反思,总结典型题与二级结论。 他强调,“数学不是天才的游戏,而是耐心的游戏”,鼓励学生多坚持五分钟、不回避难题,以培养真正的数学思维。
在时间管理方面,许剑老师建议学生明确目标、列举任务清单、合理制定日计划与周计划,并高效利用碎片时间。他特别提醒避免拖延,“晚修先从最难的任务开始”,并呼吁同学们定期回顾、每周复盘,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学习节奏。
缪雅玲老师的讲座聚焦生涯规划与选科指导,她以“高中三年是一场马拉松”的生动比喻开场,强调高中阶段不仅是对学习能力的考验,更是对耐力、自律与长远规划能力的综合挑战。她指出,不同于初中“短跑式”的学习模式,在新高考政策下,高中更注重学生自主规划、持续发力的能力。整场讲座围绕目标选择、计划执行、逆境应对和成长收获四个维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跑好高中这场重要的人生长跑。
在“选择你的赛道与终点——目标与方向”板块中,缪老师为同学们系统解读了新高考“3+1+2”模式的具体内容与选科逻辑,指出物理和历史作为首选科目的学科定位及再选科目的等级赋分规则。她尤其强调了理性选科的重要性,针对同学们容易陷入的五大误区——如盲目追求高覆盖率、仅凭兴趣却忽视现实、逃避困难科目、误以为文科靠死记硬背、以及跟风选科等——逐一进行剖析,并建议同学们结合自身学科能力、潜力评估及职业倾向,做出真正适合自己的选择。
同时,缪老师勉励同学们,高中这场马拉松长跑的终点具有多元性,升学的终点不止于高考分数,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长、兴趣、职业目标选择不同层次的院校为努力方向,青春百态,未来万千,世界需要的不仅是塔尖的学者,更有扎根大地的工匠、创意无限的艺术家和心怀温暖的守护者,多元成才的道路为每一位同学都提供了出彩的可能。
缪老师以体育训练为喻,将高中三年划分为“高一基础期、高二提升期、高三冲刺期”,每个阶段都应有明确的学习重点与方法策略。她重点介绍了“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归纳”五步学习法,鼓励同学们摆脱被动学习、低效重复的状态,转而培养积极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她特别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真正的学习来自于深度思维和持续积累,驰而不息,慢而有恒,用日积月累的坚持,赢来厚积薄发。
讲座第三部分“当赛道遇到风雨——逆境与坚持”深深打动了在场学生。缪老师以202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庞众望、2025年池州高考生方益凡等真实案例,向同学们展现了逆境中坚持奔跑的感人力量。尽管面对家庭困难、身体障碍等重大挑战,他们仍以惊人的意志力持续努力,最终实现人生跨越。缪老师总结出应对逆境的四大策略:接受现实、灵活调整、战胜自我、坚持到底,鼓励同学们把挫折当作磨砺,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
缪老师引用一段充满诗意的寄语引发广泛共鸣:“当你为未来付出踏踏实实努力的时候,那些你觉得看不到的人,和终将实现的梦,都在一步步向你走来。”缪老师指出,高中三年奋斗的真正意义,在于赢得未来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的工作、有尊严的生活,并最终成就快乐的、属于自己的独特人生。
课程在“奔跑吧,少年!未来由你定义!”的激励中圆满结束。
本次课程不仅让高一新生们对选科与高中学习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获得了实用的学习方法与时间管理策略,增强了面对高中挑战的信心,坚定了他们踏实前行、不负青春的信念。市一中江北分校将持续推进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定期开展生涯探索、学业规划、心理成长等专题活动,助力每位学子步伐坚定地奔赴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