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校史校情 > 校史沿革

铜陵市第一中学江北分校无名烈士墓重修碑记

发布时间: 2009/4/4 10:00:00 来源: 校史办 作者:周晓衡

铜陵市第一中学江北分校无名烈士墓重修碑记

何为伟大,万人景仰。何为崇高,英雄无名。伟大者,全心全意以为国为民也。崇高者,名利关头而舍生取义也。此墓之中,即安息着如斯英雄。故碑名为“无名烈士墓”。

无名烈士为原三野九支队牺牲于渡江战役之战士。战役前夕,部队南下途中,于枞阳簸箕山曾遭遇国民党军顽固抵抗,经数小时血战,敌军被击溃,我军亦有伤亡。该三战士为身负重伤,进驻周潭村后,伤重不治,为国捐躯!因渡江在即,军情紧急,烈士遗体只草草安葬于村东北之大沙包。1956年,因大涧改造工程,陈湖区委主持将烈士遗骸迁至现今之墓址,且立衙门石于墓前。1963年,陈湖区委于墓门立“无名烈士墓”之碑,并将烈士墓列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自兹,每年清明,桃红柳绿之际,周潭机关学校,皆来祭扫,敬献花圈。青少年入团入队,俱至墓前,举行宣誓。立于墓前,缅怀如磐岁月,革命烈士为争自由,求解放,或沙场浴血,或刑场赴义,甚者英年早逝,死后无名。真浩然之气,没世之功,惊天地,泣鬼神。瞻仰者莫不寂然动容,心中立誓:打天下未流热血,兴中华定建奇功!

然墓地多年失修,至今依然一抔黄土,几块墓石,数丛衰草。近年,周潭中学校园建设长足发展,教学楼、科学艺术综合楼、学生公寓、教师宿舍,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运动场平整宽阔。这些高大敞亮之现代建筑,令草丛中烈士墓冢显得更其荒凉。每瞻于斯,师生总有“忍观荒冢埋忠骨,渴盼新台慰英灵”之感。鉴于师生共同之心愿,亦为落实十七大弘扬革命传统之指示,彰显先烈业绩精神,以便群众瞻仰缅怀,发挥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之作用,周潭中学行政会遂启重修烈士墓之议。因资金不足,乃多次呈文政府,请求资助。终获镇政府和县民政局支持。重修工程乃于2009年1月8日启动,于2009年4月1日竣工。现如今无名烈士墓终于以其焕然一新之面目跻身于宽敞优美之校园。

墓冢设计理念为:回顾曲折历史,反映辉煌业绩,颂扬革命精神,以告慰先烈在天之灵。大体设计是:墓冢计三层,以喻中国革命史三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十周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三十周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层面为正六边形,取六六大顺之意,即顺天,顺地,顺民心,顺规律,顺传统,顺潮流。唯如此,和谐社会可期,繁荣富强可达。台阶十四级,以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年一个新台阶。墓面以红色花岗石铺嵌,以喻土地为烈士鲜血所染,永不变色。台冢围以汉白玉栏杆,以喻烈士忠贞纯洁之品质,代代相传而绵延不绝。墓碑亦以大青石为材,正面镌刻毛泽东手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镌刻重修碑文。墓高两米一,以喻冲出二十一世纪。碑向西北,以示烈士永怀革命圣地延安。工程总投资为十二万元。

为志盛事,以流传千古,受学校之嘱而撰碑文以记之。公元2009年农历己丑年清明周晓衡撰。

友情链接

公众号
联系电话:0562-2040027 邮编:246723
地址: 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周潭街道028号
铜陵市第一中学江北分校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4044478号-1皖公网安备34071102000108号